營商環境是企業等經營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是影響經濟增長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省省直機關為進一步創優“三無”“三可”營商環境,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聚焦優化營商環境的點點滴滴,通過創新政務服務模式、提升產業鏈協作配套水平、助力惠企政策落地等,為全省市場主體增效賦能。
創新政務服務模式 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創新,創新政務服務模式為市場主體提供更便捷的辦事環境,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成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重要舉措。 省自然資源廳強力推進審批服務改革,以“全業務全流程網辦”為抓手,率先建成全國自然資源系統“三級聯辦”平臺,將省市縣三級全部審批業務納入網上辦理,審批效率提升約15倍。5月1日,全省自然資源系統正式啟用政務“一事一碼、一件一碼、一證一碼”“三碼”智能服務體系,讓辦理審批業務的每一個市場主體通過掃碼,即可知曉如何辦理、辦理進度、辦理詳情。 省稅務局立足把納稅人的操心事、煩心事辦成放心事、暖心事,創新打造出“1+5”稅費服務新模式。該局針對調研中納稅人反映的政策推送、服務供給、訴求解決等問題,打破按事項分類的窗口模式,通過專區專崗精準對接納稅人需求,在全省129個縣級局建立了集中處理中心,并從政策咨詢、辦稅繳費、審批服務、供需對接、發展賦能五個層次打造“一次不用來、稅事全辦好”服務品牌。 開發區是我省高質量發展、轉型發展的主戰場,省商務廳針對調研中“開發區放權不到位”等問題,深入推進“區內事區內辦”。通過推行向開發區賦權改革,將省市縣經濟管理權限向開發區放足、放到位。目前,省市經濟管理權限均已下放,其中省級賦權事項58項、市級賦權事項1377項。新近整合建成的全省投資項目一體化審批管理系統已試運行,8月初將為全省開發區開通系統端口,真正實現投資領域項目一口申報、事項一體審批、用戶一體管理、數據實時共享。 提升協作配套水平 增強產業鏈發展后勁
產業鏈上下游是否配套,是營商環境是否完善的重要表現!版溨鳌逼髽I具有龍頭作用,通過“鏈主”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分工協作,可以有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整體配套協同發展,推動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 省工信廳作為鏈長辦,把產業鏈“鏈長制”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入謀劃推進、加強實踐探索,搭建產業鏈協作配套平臺,持續提升產業鏈協作配套水平。 我省氫能產業鏈缺乏制氫、儲運等關鍵環節,省工信廳推動鵬飛集團與上海申能等頭部企業在我省設立合資公司,加快補齊鏈條短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零部件配套水平較低,省工信廳推動吉利汽車與山西安格朗等企業形成3.3億元的零部件供應框架協議,以打捆長約形式支撐零部件產業園發展,加速延伸產業鏈條。 目前,通過一系列努力,我省協作配套簽約項目48個,金額369.59億元。產業鏈融通發展格局初步成形。產業鏈企業從441戶增加到509戶,增幅15.4%。其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78戶,占比35%。產業鏈發展后勁不斷增強。2022年推動總投資2322億元的180個產業鏈重點項目建設,目前總投資446.5億元的65個項目已建成。2023年重點推動晶科能源年產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太鋼高端冷軋取向硅鋼等產業鏈項目127個,總投資2352.63億元,持續為產業鏈發展注入新動力。 助力惠企政策落地 提振經營主體發展信心
優化營商環境不光要有“硬措施”,還要有持續優化的“軟環境”,讓各類經營主體敢投敢闖敢干。 作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的牽頭部門,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聚焦調研中經營主體反映強烈的惠企政策“找不到、看不懂、享不了”痛點問題,重點打造了山西省涉企政策“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政策落實,進一步創優“三無”“三可”營商環境。該局依托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涉企政策服務平臺,同步打造移動端應用,由省級統建、省市縣三級共享共用,已于5月29日上線試運行。該平臺全面梳理匯聚國家、省、市、縣現行有效的涉企政策文件,形成覆蓋全面、要素完備的政策庫,目前已發布各類涉企政策1643條;并將平臺發布的惠企政策通過標準化、標簽化、結構化專業梳理拆解,提取關鍵信息,確定可申報、可享受的惠企事項,特別是獎補事項,在平臺“項目申報”欄目統一上架,截至7月18日已上架獎補事項203項;更重要的是,對于普惠性獎補政策,該平臺將利用大數據智能匹配、主動識別,為市場主體提供“免申即享”服務,實現“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轉變。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為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首創全國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扶持模式,由省市縣三級財政按5:3:2的分擔比例,出資兩億元,為全省登記在冊且正常經營的約200萬戶個體工商戶提供關于持續性經營、經營財產損失、從業人員人身傷亡、第三者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四方面的全方位、綜合性、普惠性保險保障,著力解決個體工商戶規模小、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抗風險能力弱、經營信心不足等突出問題,讓個體工商戶專心致志搞發展。 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既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又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下一步,我省將不斷鞏固拓展營商環境建設成果,扎實做好優化營商環境政治監督專項檢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工作,全力推動經營主體量質齊升。 本報記者安曉奕 (責編:李琳、馬云梅)
|